Home » 計算0123456789

最佳睡眠計算機-依REM週期何時睡,睡多久才爽

2011/十一月/1/星期二  - 6,960 views


今天收到了一封轉寄的email裡面講的是有關睡眠的科學,值得一看.我也以此為基準做出睡眠計算機,先看一下轉來email的內容:

我們幾乎從小都被教育過,要「睡足8個小時」,你是否懷疑過這個教育的正確性?有沒有試過睡足8小時後,仍舊感到疲憊的情況?是否試過只睡了4個半小時,卻感覺精神飽滿?
人在沒有任何其他外界干撓的情況下自然睡眠,平均會在 90分鐘的倍數時間後醒來,人類睡眠週期約為90分鐘。睡眠時間只要為90分鐘的倍數,即可極大地改善睡眠質量。人類原始天性更適合於多相睡眠,即在一天內分佈多次睡眠,而非我們所習慣的單相睡眠(晚上睡覺,白天幹活)。

1. 本文重點是如何更聰明地睡覺,討論什麼才是符合我們自然天性的睡眠方式
我總是和別人說,每天只需睡6個小時,甚至僅僅4個半小時就足夠了。箇中的秘密並非緣於睡眠的質量,而在於睡眠的時間本身——如果睡眠時間為90分鐘的倍數,這將會改變你的人生。
1個半小時
3個小時
4個半小時
6個小時
7個半小時
上面這些數字應該就是你所應得到的睡眠時間,這也是你身體自然的生理需求。我保證,如果關掉鬧鐘後去睡覺,醒來時再看一下鐘,你會發現一共睡了90分鐘的倍數時間。而這個90分鐘,便是所謂的睡眠週期。
一般來說,我在晚上睡3個小時,並會在傍晚打盹小憩90分鐘。加起來一共也就4個半小時,而我的頭腦能夠一直保持清醒,感覺睡眠充足且精神飽滿。如果想瞭解原因,就看看下面這些科學的解釋吧……
「哈佛大學的研究組對志願者們進行了針對一項視覺任務的特殊訓練,任務要求志願者從屏幕上快速轉變的一些圖案中,指認出特定的圖案。10小時之後再次進行測試時,休息過90分鐘的志願者組要比那些沒有休息過的完成得好。而事實上,他們和那些休息了一晚的志願者們幾乎完成得一樣棒。」

下面還有一些來自應用認知研究中心的資料:
「研究指出,睡眠時間並不是醒來後是否清醒的原因,關鍵則是睡覺時所完成的睡眠週期個數。每個睡眠週期都有五個明顯的階段,分別顯現出不同的腦波徵象。從我們研究的角度來說,這意味著平均每個睡眠週期有90分鐘:65分的正常睡眠期,或者說非REM 期(REM:快速眼球轉動);然後是20分鐘的REM睡眠期(此時大腦做夢);最後的5分鐘又是非REM期。一般來說,REM期在較早幾個睡眠週期中,持續時間較短(少於20分鐘),而在後幾個週期中為時更久(多於20分鐘)。假使我們在沒有設置鬧鐘,並且沒有任何其他外界干撓的情況下自然睡眠,平均會在90分鐘的倍數時間後醒來——舉例子來說,就像4個半小時、6小時、7個半小時、或者是9個小時等,而非7個小時或 8小時後醒來,因為這些不是90分鐘的倍數。處於兩個週期之間的時間段,我們並未真正處於睡眠狀態:該時期人的意識朦朧模糊,如果此時未被干擾(如光、寒冷、尿急、噪音等刺激)的話,將會進入下一個90分鐘的睡眠週期。一個只睡了四個睡眠週期(即6小時)的人,通常比那些睡了8至10小時但未完成(最後)一個睡眠週期的人,感覺休息更充分。」
於是這也解釋了,即使睡足8小時後,我仍舊感到疲憊、暈乎乎的,又或者說睡了4個鐘頭時,是幾乎不可能醒得過來的。作為普通人,我們幾乎從小都被教育過,要「睡足8個小時」。儘管這樣(的教育是錯誤的),仍然還是會有一些人感覺睡得比別人好。這是為什麼呢,難道說上述理論有誤?當然不是。真實情況是因為那些看上去並未完成最後一個睡眠週期,但是仍然感覺休息很充分的人,實際睡眠時間大都接近7個半小時,或者9個小時(還有一個原因,即每個人的睡眠週期時間長度亦有不同,這點在文章最後有說明)。
2. 打盹是直接改善θ腦波的關鍵。θ腦波,即超意識腦波。在清醒時,更多的θ腦波,就意味著擁有更高的創造性智力
據說歷史上那些「高產」的名人,絕大多數深諳此理並恪守之。列奧納多"達"芬奇、托馬斯"傑斐遜和巴克明斯特"弗勒都一直使用這個的「技巧」,另外還有諸如尼科拉"特斯拉、托馬斯"愛迪生、拿破侖和溫斯頓"丘吉爾等聰明的「大腦」們更是同時利用打盹休息獲益不少。
另外打盹似乎還有長壽的好處,弗勒活了87歲,達芬奇到60多歲才掛點——他們都活了各自所處時代男性平均壽命的兩倍!
趣味知識:當大腦處於θ腦波狀態時,腦細胞會重組鈉鉀比率。鈉鉀比與滲透作用有關,滲透作用即各種化學物質出入腦細胞的化學過程。在一個長期的β腦波狀態後,鈉鉀比就會失去平衡,這就是造成所謂的「精神疲勞」的主要原因。而一個短暫的θ腦波期(約5 至15分鐘)便能夠恢復正常的鈉鉀比,也就是說恢復精神狀態。
3.人類原始天性更適合於多相睡眠,而非我們所習慣了的單相睡眠行為
單相睡眠,相當於人們普遍的睡眠行為,即晚上睡覺,白天幹活。
多相睡眠,則是指在一天內分佈存在多次的睡眠/清醒事件。如果一天睡眠計劃中含一次午睡,那就是一個多相睡眠的例子了。
首先,自然界中幾乎所有動物的行為都是多相複雜性的。而且多相睡眠是人類嬰兒時期占主導地位的睡眠方式,只有在稍年長後,兒童才逐漸被斷絕了午睡的概念。此外,當人們與外界環境隔絕聯繫後——保證無法從自然因素(如陽光),或人為暗示(如鐘錶、電視節目)來判斷實際時間——將傾向於表現出更多的短暫睡眠行為,而非保持只「夜晚」才發生的單相睡眠。最後一點,小睡打盹——即短時間的睡眠——比起長時間的睡眠來說,在提神醒腦方面更為有效。
但是很遺憾,我們似乎都已「忘了」這種符合生理自然天性的睡眠方式,維持著一塵不變的9點睡5點起的作息習慣。
4.從單相睡眠習慣轉變到多相睡眠,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——但是要循序漸進
逐漸減少夜間睡眠,並且在傍晚小睡一會——關於小睡,你應該只選擇兩種時間長度:要麼20分鐘,要麼90分鐘(或者90分鐘的倍數)。因為打盹20分鐘能讓你只進入睡眠的第一階段,而不會跌進深度睡眠,才能在醒來後能夠獲得一定的休息效果。
對於如何使自己轉變並適應多相睡眠這樣的睡眠方式,有兩點很關鍵:
1、測量你自己的睡眠週期長度。90分鐘只是一個平均值,不同的人還是有所不同的。比如我自己前些年還是90分鐘,而現在已經縮短為75分鐘了。因此假如我現在7點鐘時一頭栽倒在床頭上,在不使用鬧鐘的情況下,第一次醒來時時針就會指在8點15分。
2、每天必須至少有兩個分界明顯的睡眠階段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如果只連續睡4個半小時就說「我今天睡夠了」是絕對行不通的,這樣的話這一天剩下的19多個小時的非睡眠狀態時間裡,你會感覺自己如同身處地獄中一般。一天的睡眠必須被分成2個(或更多個)階段,這樣才能把睡眠REM期所達到的效果,充分「滲透」到這24小時鐘。
5.常見問題解答
"  體育鍛煉會讓我睡得更多?
的確,適度的體育鍛煉會讓睡眠更深,同時它也能在清醒時提供給人更多的動力。關鍵是,量力而為,這樣的話所需的睡眠時間還是會和平時一樣的。當然,如果運動過度,就有可能需要較平時更多的睡眠週期來恢復體力了。
"  如何準確測量自己的睡眠週期?
就像中學做實驗一樣,多次測量,獲得平均值。但是要注意的是,我們是生物,並不是儀器,並非每次睡眠週期都是完全一模一樣的。
另外,所謂「醒來」就是指,第一次睜開眼睛,並能感知到周圍時。即使那時你覺得才只睡了5分鐘而已,事實上完全有可能早已睡足了一個睡眠週期了。
還有,如果你在160、170、甚至是180分鐘後醒來,這意味著你睡了2個週期了。又或者240、270分鐘,那就是3個週期。
作者:Glen Rhodes 原文:http://www.glenrhodes.com/?p=132
Google ChromeScreenSnapz001.png

當然還有一堆文章也是說睡眠時間如何如何的,因為沒有一個準確的基數,我也只能都參考跳過.各位也是加減看看,有試驗的也可告訴我是否依照這904分鐘的基數去調整睡眠時間真的比較精神飽滿!
Google ChromeScreenSnapz002.png
Google ChromeScreenSnapz001.png

Google ChromeScreenSnapz002.png

好,再來看計算0123456789的睡眠計算機,裡面你只需輸入你想起床的時間就會得到以此基數算出來的建議.試試看囉

首先就如下圖所示的只需輸入A平均進入睡眠的時間:這項就是你由躺上床到睡著的時間,有的人碰到床就昏睡了,有的則要翻來覆去一番,而平均的數值約40分鐘,可依各人狀況下去更改

第二填入要起床的時間,那這計算是依照起床時間-90分鐘rem週期的倍數-睡著前時間去計算出你應該在幾點幾分開始上床躺著睡的時間.這樣一來就能完整做到週期完畢而精神飽滿的起床.

Google ChromeScreenSnapz001.jpg

下半部是你沒預定的起床時間,但你現在就要躺上床睡了,它就幫你計算出你現在躺上床去睡的話最好是這幾個時間起床,你的rem週期才會完整.

這計算機只寫了五個週期就是450分鐘約7個半小時.因為再上去到九小時的話除非你是嬰幼兒.不然不建議妳這麼睡.先寫五個.若各位有想要多一兩個的話再跟我說.

前往最佳睡眠計算機

先這樣吧,話說最近也很沒空所以又將好幾篇的文章吞到腹內.雖然更新的很慢.但有空會一直寫下去的,掰掰囉 xd21

你可能也需要看看

您的意見:

Garmin 推出台灣用 iPhone 版導航軟體 StreetPilot

Andy Yang 於 4 hours 之前發表

文章分類: GPS衛星定位, 軟體應用

想要用 iPhone 來導航嗎?目前市面上導航用的 App 並不是沒有,但實話說,都沒有將 iPhone 的潛力全部發揮出來的感覺。Garmin 今天在 App store 上推出的台灣用 iPhone 導航 App 充份地運用了 iPhone 強悍的硬體,可以說是目前市面上最強悍的導航 App 了。在正式發表之前,我們有機會坐下來簡單地玩了一下這個 App,雖然因為是在辦公室裡沒辦法真的導航,但仍然足以讓我們印象深刻。


如果是有用過 Garmin 的 PND 的朋友應該會對它的介面很熟悉,各 UI 元件的擺放位置都和 Garmin 自家出的導航機如出一轍,只是再加上了一點 iPhone 的元素(例如上面的搜尋列)而已。就算沒用過的朋友也不用太擔心,畢竟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演進,操作上很容易上手。不得不說,拜 iPhone 本身的硬體和軟體所賜,許多的操作甚至感覺比專門的 PND 還要流暢,不僅是觸控的反應,地圖繪製和路線計算的速度都非常令人滿意。如果說有什麼比較可惜的地方,應該是 iPhone 的螢幕太小,真正到了坐在車上駕駛的距離,上面的字會比較看不清楚吧!

現場有一台 iPhone 4 和一台 iPhone 4S 做測試,兩台雖然採用不同的處理器,但實際上除了 3D 地圖拖放時 iPhone 4 會稍微比較卡一點,其他方面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。一些簡單的導航示範中,我們看到了諸如台北車站、台北 101 等建好模型的 3D 地標、以及 Garmin 引以為傲的 Junction View(讓使用者可以看到上下高架橋時應該走的車道)等功能,POI 的建置也非常完備,當然透過網路進行的路況顯示,甚至目的地天氣等功能都有。只是這麼多的資料包裝起來並不小,還要再加上整個地圖檔都是內建在 App 中,所以整個 App 要佔去接近 1GB 的空間。Garmin 一般來說一季會更新一次圖資,依照蘋果的更新邏輯來說,就是一季要重新下載一次,可能是個意料之外的負擔呢!

當然,Garmin 對台灣的用心是沒話說的,除了完整到嚇人的路網和 Point of Interest 之外,國道一號優先和國道三號優先的計算模式設定也是無比的窩心,果真是台灣人才會用到的功能啊 XD。如果說有什麼比較可惜的地方,那就是目前還不支援大眾運輸或是行人導航,畢竟相對於平常丟在汽車置物箱裡的 PND,iPhone 有更大的機會為方向感比較欠缺的朋友服務,只是這恐怕就要再等一等了。另外,Garmin 表示中國大陸和港澳、星馬等地的導航 App 也都在籌畫中,敬請各位期待喔~

台灣 App 的定價 29.99 美元,是僅次於北美和歐洲,第三個上市的市場。目前處於剛上市的促銷期間,僅要價 14.99 美元。很偶爾才會用到一次導航的朋友,可以趁便宜買來裝著,以備不時之需囉!

Tags: app, application, garmin, garmin streetpilot, GarminStreetpilot, gps, ios, ipad, iphone, navigation, streetpilot, taiwan, turn-by-turn

你知道 2 月 22 日是 ᵔᴥᵔ 《貓之日》嗎?

姊妹淘

吃錯素,更傷身!5種錯誤吃素法

生活休閒 / 最新文章

2012-01-31 10:24:24 post

列印 推薦(0)

吃錯素,更傷身!5種錯誤吃素法


文/康健雜誌 謝曉雲


營養專家及中醫師從營養調查及臨床觀察發現,國人吃素容易犯以下幾種錯誤:

1飲食精製化,吃過多加工品 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觀察到,國人吃素講究精緻及口感,吃很多精製的碳水化合物(白飯、白麵條、麵包,甚至甜食等)及素加工品(麵筋、麵腸、素肚、素肉等),這些食物多半熱量高,加工時加入大量油,或為了增加風味,採取煎、炸方式烹調,長期吃下來容易發胖,並衍生出高血脂、高血糖等代謝問題。

2飲食偏頗,攝食不限量 有些人認為吃素=不吃肉,所以只要不吃肉就健康,其他食物不必節制,甚至認為蔬菜水果是健康食物,多吃無妨,結果愈吃愈傷身。

另外有些茹素者篤信「蔬菜」是健康食物,每天應該大量吃,但吃太多蔬菜也會吃出健康問題。例如,長時間大量攝食蔬菜,其中的纖維會阻礙吸收重要的礦物質,如鈣、鐵、鋅、銅等;蔬菜裡的草酸、植酸也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率。

而吃進大量纖維,或者含吸水力強的果膠的水果,如蘋果、香蕉,又沒有喝足夠的水時,反而會導致排便困難。

3蛋白質攝取不足、品質不良 有些茹素者不吃蛋、奶,而且也很少吃豆類、黃豆製品(如豆腐),容易缺乏蛋白質,或是蛋白質的品質不佳,出現營養不良的情形。

趙強也指出,國人常誤解一些疾病及飲食,例如以為關節痛就是痛風,如果痛風就不敢吃豆腐,素食者就只會吃麵製品,如麵腸,麵筋等,因此會缺乏某些必需胺基酸,造成蛋白質的營養品質不良。

4吃太多油,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偏多 《國民營養調查》也發現,國內素食者也吃太多油,而且攝取的油種類,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較多,主要原因應該是市面上的素製品,或供應素食的店家多半使用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的大豆油、葵花油。

這一類油的性質不穩定,容易在高溫烹調的過程中氧化而形成自由基,可能加速細胞老化及導致癌症,因此不宜用來油炸及攝取過多,最好能從不同的食用油,以及各種堅果中攝取多元均衡的油脂。

5長期生食,吃出虛寒體質 從中醫觀點看,有些茹素者長期大量生吃蔬菜,以及吃大量五榖雜糧,容易形成虛寒、痰濕的體質。

中醫師張家蓓指出,大多數的蔬果偏寒涼性,經過加熱烹調,可以稍微緩解寒性,但長期生食蔬菜,則容易讓體質轉變為氣虛、陽虛體質,精神體力不好,稍微動一下就覺得累,怕冷,脾胃功能也受到影響。

加上素食者吃較多五榖雜糧,必須由脾來運化,容易讓脾「過勞」,出現脾虛問題,影響消化吸收功能。

延伸閱讀:

最新》吃素較容易中風?6個重大發現

親子》吃素更聰明?8招吃對了,身高、智力一級棒

吃對食物》6原則,安心吃素顧營養!

健康測驗》樂活素正夯!你了解吃素的好處嗎?

低卡食譜》餐桌上的素食戀:和風素什錦湯麵

※更多精彩報導,詳見《康健雜誌網站》。

※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推薦(0)加入收藏列印回應(2)人氣(1349)

MIKI

文 / 康健雜誌

加入最愛作家

Blogger Templates by Blog Forum